保險公司大不同

投保保險通路這麼多,到底應該找誰買才會比較好呢?
找親朋好友買人情保單,還不如找專業人士規劃還比較有保障!

保險公司種類
市場上的保險公司大致可區分
1.一般的人壽/產物保險公司就像專賣店,販售單一品牌的商品。
2.保險經紀人/保險代理人公司就像大賣場,可以販售多品牌的超級商場。

保險業務員這麼多種,我到底要找誰買比較好?
比請人情保單或亂找人買保單,更應該重視業務員的規劃客觀性、規劃全面性、保險法律常識、醫療常識等.....。
因此可以透過簡單方式過濾,您可以詢問對方:
(1.)保險專業知識:與其很會行銷話術,不如考驗一下業務員是不是真的懂保險條款與保險法。
例:處置與手術有甚麼差別?要保書受益人寫法定繼承人,在保險法與民法上是否會有相牴觸?
(2.)客戶需求分析:花錢買保單,業務員有沒有替保戶在做專業的規劃。
例:在投保保險時,您如何規劃我的保險額度應該規劃多少呢?我愛我的小孩,我想先幫小孩投保保險,適合嗎?
(3.)貨比三家不吃虧:都是醫療險保障,業務員有沒有在替保戶找好保險呢?
例:我想詢問一下,你們的醫療險,與OO保險公司和XX保險公司的醫療險,保險條款有甚麼差異呢?
(4.)正常與融通理賠:業務員常以保險公司融通理賠非常容易做為吸引被保險人購買的誘因,但融通理賠卻非正常理賠,因此要多加注意。
例:我想詢問一下,您說貴公司融通理賠非常容易,那為甚麼保險公司不是走正常理賠程序,而是融通理賠呢?
(5.)保險申訴率:我們公司理賠申訴率非常的低,代表我們的保險都非常優質;理賠申訴率的評分有非常多因素與保險公司有部分關係,但「非完全」成正關係。
例:我想詢問一下,郵局的保險理賠申訴率一直是申訴率最低,排名第一,那是否郵局販售的保險商品是市面上最好的呢?

常見迷思
迷思1:找單一保險公司投保比較好,因為自家業務比較了解自家商品。
自家業務就一定會很了解自家的商品嗎?商品DM跟條款都擺在網站上,一般人都可以去仔細研究,沒有誰會比較了解商品,只有誰比較有心而已。
迷思2:保經公司的業務員甚麼都摸一點,甚麼都不了解。
保經業務需要閱覽各家業者的商品才能夠做完整的比較,看的條款也不會比單一業務還要少,甚至可以直接跟保戶討論,各家公司的理賠優缺點與保障差異,提供保戶最貼切的保障。
迷思3:保經公司的保單都是很多保險公司湊在一起的,很亂。
國人很愛投資0050,但有沒有想過0050是50家企業股票混在一起組成的指數型股票基金ETF呢?
但不會有人說0050不好,只會說「青菜蘿蔔,各有所愛」,每個人對於風險與報酬承受能力不一樣。

迷思4:我向△△保經業務員投保,買了OO跟XX保險公司的保險,萬一發生事情,我該找誰來理賠?
今天我在神腦買了Apple手機,壞掉了我該找誰修? 當然找神腦或Apple維修站維修都可以!向△△保經公司或直接跟OO公司和XX公司理賠是一樣的道理。
迷思5:你們保經業務員如果離職了,那怎麼辦?
換個角度,OO公司的業務員離職了,XX公司的業務員也離職了,那要怎麼辦?公司一定會有配套措施,一定會有人承接保戶服務,不會讓您變成孤兒保戶。

結語
不管是找哪一種公司的業務員投保保險,最重要的是保險專業與規劃能力。
只要是全力為保戶認真規劃保單以及爭取權益都是好的業務員。